PhotoElectric Effect Simulator 0.0.6

軟體性質: 免費 ‎檔案大小: 15.83 MB
‎使用者評分: 0.0/5 - ‎0 ‎評分

關於 新加坡的開源物理,基於黃福坤、羅康偉、澤光隆編寫的代碼編寫。 在支援 URL 上找到更多資源 介紹 光電效應或光發射(由阿爾伯特·愛因斯坦給出)是當光線照射到材料上時,電子或其他自由載體的產生。以這種方式發射的電子可以稱為光電子。 當光子達到或超過閾值頻率(能量)時,電只因光子的撞擊而脫落。低於該閾值,無論光強或暴露在光中的時間長度如何,金屬中不發射任何電子。為了理解光即使強度低,也可以發射電子,阿爾伯特·愛因斯坦提出,光束不是通過空間傳播的波,而是離散波包(光子)的集合,每個波包都有能量。這揭示了馬克斯·普朗克以前發現普朗克關係(E = hf)將能量(E)和頻率(f)聯繫起來,這是能量量化引起的。因數 h 稱為普朗克常量。 1905年,阿爾伯特·愛因斯坦發表了一篇論文,解釋了光電效應的實驗數據,因為光能被分立的量子包攜帶。這一發現導致了量子革命。1914年,羅伯特·米利坎的實驗證實了愛因斯坦關於光電效應定律。愛因斯坦因"發現光電效應定律"於1921年獲得諾貝爾獎,米利坎因"在電力基本電荷和光電效應方面的工作"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獎。 有趣的事實 此類比是為 A 級物理教育定制的,並且是一個開源專案。 確認 我衷心感謝弗朗西斯科·埃斯昆佈雷、黃福坤、沃爾夫岡·克利斯蒂安、Fé利克斯·傑斯和烏庫特;加西亞·克萊門特、安妮·考克斯、安德魯·達菲、托德·汀布萊克和開源物理界中的更多人。

版本歷史記錄

  • 版本 1.0 發佈於 2016-12-05

軟體細節